新闻动态
杜甫五律《禹庙》读记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23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杜甫五律《禹庙》读记

(小河西)

此诗作于永泰元年(765)夏。时杜甫从成都经嘉州、戎州、渝州到达忠州。忠州治临江县。临江县有禹庙。【《旧唐书-地理志》山南东道忠州:“临江。汉县,属巴郡。后魏置万川郡。贞观八年改临州为忠州,治于此县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“禹祠,在临江县南。”宋朝忠州升为咸淳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9重庆府忠州:“禹庙在忠州治南,过江二里许,祀夏禹王。”“屏风山在忠州南二里,隔江。一名翠屛山又名夏祠山,有禹庙。”明朝忠州属重庆府。】

禹庙(杜甫)

禹庙空山里,秋风落日斜。荒庭垂橘柚,古屋画龙蛇。

云气生虚壁,江声走白沙。早知乘四载,疏凿控三巴。

荒庭:荒芜的庭院。《哭故人》(唐-乔知之):“古木巢禽合,荒庭爱客疏。”

橘柚:《尚书-禹贡》:“厥篚织贝,厥包桔柚,锡贡。”(筐装的贝锦,包裹的橘柚,作为锡贡。)

龙蛇:《孟子-滕文公下》:“当尧之时,水逆行,泛滥于中国,蛇龙居之,民无所定。……使禹治之。禹掘地而注之海。驱蛇龙而放之菹(jū)。”(菹:沼泽。)

虚壁:空壁。《猿》(杜甫):“袅袅啼虚壁,萧萧挂冷枝。”

四载(zài):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。《尚书-益稷》:“禹曰:'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,下民昏垫。予乘四载,随山刊木。’”孔传:“所载者四,谓水乘舟,陆乘车,泥乘輴(chūn),山乘樏(léi)。”《谒禹庙》(唐-宋之问):“夏王乘四载,兹地发金符。”

疏凿:开凿。《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》(唐-孟翔):“疏凿意大禹,勤求闻轩辕。”

三巴:古时巴郡(治江洲)、巴东郡(治鱼复,今奉节)、巴西郡(治阆中)的合称。《长干行》(李白):“早晚下三巴,预将书报家。”

【大意】大禹庙坐落在空旷的山间,飒飒秋风,夕阳西下。荒凉的庙院里,橘柚下垂,古屋的壁画上龙蛇飞动。云气从寺庙后空旷的山壁上升出,江涛轰鸣,江流奔走沿着岸边白沙。早知大禹乘四载凿山疏道,驱走龙蛇降服水灾掌控三巴。

【诗意串述】这是一首杜甫名篇。首联交代时间地点。地点是忠州城南空山里。时间是秋天某个下午。次联写禹庙内所见。一是看见庙院的橘柚树下垂的果实。二是看到庙屋的墙壁上龙蛇古画。(巧妙用典:橘柚象征先民感谢大禹治水之功。龙蛇象征大禹降伏水灾。)三联写禹庙外所见。见到冉冉云雾从空旷的山壁上生出,听到山下长江奔腾咆哮,远远看去似在白沙上奔走。(山水景色壮丽。似在说,大禹治水后,荒凉的山壁生出云气,咆哮的江水得以驯服。)末联直写大禹。大禹故事早就听说,是他“乘四载”“疏凿”山川,最终降伏水灾造福三巴。这是一首经典的咏史怀古佳作。章法简明,用典无迹,情景交融,气象宏大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